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

席地而坐聊服貿 更有fu


進入四月,回首三月的台灣,發現「政治力式微、社會力崛起、大老闆的經濟力被邊緣化」。


政治力的代表,無論是總統、行政院、立法院、國民黨、民進黨,都被質疑、都被羞辱、都受重傷。不可一世的政治人物,在抗議者的眼中沒什麼了不起。在公開場合,透過國家機器開多少次記者會的總統、院長、經濟部長,都無法說服抗議者,連原本無所謂的許多民眾也加入「貶損政府」的行列。在私下密室協商的立法委員,更被鄙視。國民黨雖然是執政黨,在行政與立法兩權都束手無策。民進黨的天王驚訝發現,昔日呼喊崇拜的民眾已經在喊「林飛帆,選總統」。


林飛帆等人掌握了社會力的特性,就是公民社會、網路社會、傳播媒介都對政治力不滿。


遊戲規則已經改了,傳統階層早就變了。當馬總統邀請大學校長到總統府商量,他或許認為自己比校長高,校長比老師高,老師比學生高,地位低的應該會聽地位高的。其實這時代,沒有誰比誰高,溝通必須站在平等的地位。一大群學生,足以和任何力量平起平坐,如果老師與學生結盟,力量更大。


我在擔任學生事務長時多次面對學生抗爭,唯一的策略是「聆聽」。當學生要到校長家丟雞蛋,校長與我默默站了一個多小時,校長只說了一句:「這裡有水果、餅乾、礦泉水,大家坐下來講好嗎?」兩百多人席地而坐,學生繼續說、說、說,那是感人的一夜,學生長大了,我則年輕了!


三月之前的台灣被年紀大的政客與年紀大的老闆所主導,政治力完全偏向經濟力的優勢者,服貿協議的主要受惠者是老闆,是政治勢力的金主。所謂的「反黑箱」,主要反的就是「掌權者與大老闆結盟」。當平日被欺壓的人倒向抗爭學生那一方時,難怪凱道人山人海。


如果大老闆們願意準備一些吃的喝的,與勞工席地而坐聊服貿、談兩岸,聆聽自己同仁的擔憂與焦慮,而不是忙著陪大官去北京或博鰲,會不會比較好?如果高階主管邀請曾經到東南亞或大陸打拚的同仁分享親身經驗,要比經濟部的TPP或RCEP文宣品更有fu吧!


四月的第一天是愚人節,這時代聰明人太多,掌握了政治與經濟,愚人只好團結,做些聰明人看來的傻事。但,傻事也應該有散場的時候。群眾與媒體都很現實,如果社會運動沒有真正的社會關懷、欠缺貼近土地的生命情懷、只剩下粗糙的政治訴求,他們又會去參加別的活動,繼續尋找無奈的小確幸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