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

陳芳明/三個不可或缺的助選員


中間選民、中產階級、中國路線,是決定這次選舉的勝敗因素。在這三個重要議題上,國民黨恰巧都站在大多數選民的對立面。而且,也恰巧有三位重要助選員,在整個過程中持續推波助瀾,終於使大勢底定。


首先是中間選民,他們是歷年來各種選舉的關鍵角色。他們可能是淺藍,或是淺綠,或者從不染上任何顏色。在藍綠惡鬥中,他們往往靜靜旁觀,只有在投票前才做最後決定。他們不一定需要具體政治主張,而是依違在各種價值的考量。當某種政治訴求一旦贏得他們信服,便決定了最後的抉擇。柯文哲提出超越藍綠時,相當吸引中間選民的矚目。他們比藍綠兩大陣營的支持者,還更專注傾聽他的政見。


這次藍營在台北並沒有分裂,他們的對手也不是民進黨。連勝文的選戰策略,竟然接受了蔡正元的負面戰術。從選戰開打,直到結果出來時,蔡正元始終都堅持採取白賊與烏賊的伎倆。他的選戰策略,便是刻意把柯文哲推向綠營,最後使選戰變成純粹的藍綠對決。從MG一四九開始,一直到活摘器官的揭發,都證明是抹黑、謊言、假象,而背後的操盤手正是蔡正元。這種毫不留情的攻擊,確實激怒了中間選民。柯文哲與連勝文的勝敗轉折,決定於兩人的公開辯論。尤其連勝文的唯一戰術,仍然還是要把選戰扭轉成為藍綠對決。柯文哲不為所動,繼續提出他超越藍綠的主張。從此連營江河日下,漸呈頹勢,終於成功地把中間選民驅趕到柯文哲那邊。


其次是中產階級的因素,這是促使台灣民主實現的重要階級。他們擁有紮實的知識,穩定的收入,既是這個社會最穩定的力量,也是政治改革的動力根源。然而,全球化襲來之後,尤其是對中國開放之後,台灣財富的分配不均,已經使這個安定力量的階級,開始產生極端焦慮。國民黨重量級候選人,邀請郭台銘上台演講,容許他擺出傲慢的嘴臉,也容許他出言恐嚇說:「不要逼我離開台灣」。


他是兩岸開放之後的最大獲利者,也是集中財富的壟斷者,對台灣分配不均的貢獻最大。凡是他所到之處,每位候選人無不中箭落馬。連勝文、吳志揚、張麗善、胡志強、楊秋興,都因有他的加持而鞠躬下台。因為他的誇張語言,已經觸到中產階級所能忍受的極限。


最後是中國路線,這也是馬英九上任以來的最高夢想。二○一二年的順利連任,便是所有財團亮出他們的北京招牌。連任成功的關鍵因素,便是拜賜財團與背後的北京指令。這使得馬英九一直懷抱著他個人的「中國夢」,著急地推出服貿於先,又飢渴地主張馬習會於後。選舉期間,不斷宣傳中韓簽訂FTA的危機感,更與連勝文、胡志強加入大合唱。把市長選舉上升到總統級的規格,完全無視台灣社會對中國路線的反胃。中國確實是大國崛起,事實上,卻只是中國財團崛起。財富分配失衡之嚴重,較諸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。那樣有錢的政權,對於香港民主竟是給予那樣的待遇。馬英九可能自我感覺良好,但是,台灣的中間選民、中產階級,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。尤其是年輕世代,經過太陽花學運之後,早已與馬政府劃清了界線。中國路線不僅把選戰打成階級戰爭,也把整個決戰點轉移成為世代戰爭。馬英九、郭台銘、蔡正元,果然是這次九合一選舉中的最佳助選員。


(作者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)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