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

服貿持久戰 從源頭化解恐懼


太陽花學運號召群眾三三○上凱道前夕,馬總統召開記者會回應學生四訴求,除不贊成行政院撤回服貿協議外,其餘三項都有讓步或承諾;但學生不領情,黑衫軍依然走上凱道。


這場服貿戰爭短期不易退潮,因為它的源頭未消。服貿爭議所掀起的滔天巨浪,是由三條支流匯集而成。


第一、服貿協議對於有能力或想進軍大陸巿場的業者,是絕佳的機會;但對於固守台灣的業者就是威脅。服務業大多是中小企業,有能力進攻大陸市場的業者,畢竟是少數。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擔心開放之後,失去台灣僅有的地盤。當初兩岸簽ECFA,政府部會總動員全面宣導;反觀服貿協議從六月簽署至今近十個月,民眾還是不清楚,可以說政府的溝通行銷出了大問題!


第二、在新媒體時代,網路世界的懶人包,徹底打敗了政府機器。年輕人寧願相信資訊錯誤的懶人包,也不相信政府硬梆梆的政令宣導。


第三、處於悶時代的年輕人,面臨低薪、失業與高房價,他們害怕陸資陸勞大舉入台,充滿了高度焦慮及恐懼感。這種恐懼感透過傳播擴散,形成虛擬的恐懼浪潮,掩蓋了真相與理性討論的空間。


舉例而言,反服貿團體反對最激烈的條款,就是「陸資自然人短期入境及停留」會造成變相移民。這一條款其實是在二○○一年阿扁總統任內簽署生效的WTO入會條約案。陸人在台投資,不管停留多久,都不可能取得台灣身分證。九十八年台灣開放陸資來台,迄今有二五九位陸幹登台,沒有任何一位變成新移民,並創造九六二四個就業機會。


學運的四點訴求,其中三點馬政府已經讓步,退回服貿是執政黨不能退讓的底線。因為退回服貿,就宣告馬政府的區域經濟整合戰略(包括後續TPP、RCEP)將全盤崩解。


三三○凱道抗爭之後,僵局依然難解,反服貿恐將成為持久戰。要化解服貿戰爭,戰略上必須從源頭消除人民的恐懼。所以,政府當務之急就是全面啟動服貿溝通機制,進入校園、社團,透過網路新媒體,澄清疑慮。並且要用民眾聽得懂的語言,解答人民的質疑。


政府推動區域經濟整合,是從總體利益出發,要「把餅做大」;但民眾在意的是個體利益,「如何分餅?」以及「我會變多或變少?」。如果政府的總體目標不能以同理心兼顧民間的個體利益,經濟自由化就會出現巨大的政治阻力。


服貿戰爭凸顯「所得分配」與「政策溝通」的重要性。尤其針對受衝擊的弱勢產業,政府要提出更具體的配套措施。建議朝野趁此機會,提出我國因應經濟自由化的稅制改革,讓區域經濟整合的獲利企業,多繳一點稅,來協助補貼受衝擊產業,避免貧富差距擴大。否則台灣未來加入TPP與RCEP的前景堪憂!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