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

生活書評/像她這樣的採野菜女子


推薦書:方梓《野有蔓草》(二魚文化出版)











《野有蔓草》書影。

(圖/二魚文化提供)

彷彿呼應著2001年出版的《采采卷耳》,近日方梓的新作《野有蔓草》同樣典出《詩經》,亦關乎採食野菜的書寫,然比起《采采卷耳》所敘說的個人生命圖卷,《野有蔓草》更具知識厚度和觀照深度。

《采采卷耳》寫各色花草果蔬,更多的是圍繞作者從女孩至女人的生命經驗,更藉蔬果質性隱喻身邊親友,如兩位童年女伴:似山坳過貓的唐玉年以及水澗邊扇蕨的曾阿妹;又如談及可遇不可求的雞肉絲菇,便聯想到小阿姨的生命際遇正如同野菇遇上了「對時陣的雨」,於是,菜蔬和親友生命的交響細緻地織綴出方梓摘食野蔬的童年往事。


雖仍敘及生命故事,較諸《采采卷耳》,讀者在《野有蔓草》看到的不僅是作者自稱的「瘋野菜」的、身上裝了野菜雷達的採食者,更能從字裡行間想像博學的作者旋繞於山徑、菜市場、廚房和書房(不僅是具體指涉的書房,更是閱讀野菜蔬果典籍故事的許多片刻)的自由身影,方梓以流暢的文筆引導讀者品讀每一株植蔬花果的身世:既可知此物的神話傳說,又明曉此物的滋味和療效。更動人的是,《野有蔓草》從個人生命和身旁親友的敘說,擴及了對他/她人、族群的深刻關懷,雖即《采采卷耳》中已約略展現了作者關注於女性和原住民議題,但《野有蔓草》似乎更有意識地藉野菜思考兩者的處境,例如作者到西安但並不訪遊吃了十八年野菜的王寶釧的寒窯,因為她看到那是座禁錮女子的「監獄」,進而從中思索無論是《詩經》還是原住民裡,先懂得嘗野菜都是女子,這種甘願吃苦的特質讓女子具有安定的力量;又如從黑人女攝影家波拉德的自拍像談起,延伸至摘採野菜的阿美族婦人所具有的「他者」不安。


因此,像方梓這樣採野菜的女子,不僅藉此將自身與流離的母輩和母土緊密鍊結,更流露出對無數超越時空的「她」者的深情凝視與深刻關懷。


《野有蔓草》書影。 / (圖/二魚文化提供)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