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到衡陽打拚的江西人朱家谷,十年來靠著垃圾回收站,供兩個兒子上大學。 圖/擷自華聲在線 |
花花綠綠的塑膠瓶疊成一座小山,「小山」旁,54歲的朱家谷開心笑著。再過幾天,他在成都和東莞工作的兩個兒子就回家了,一家人將在這個他苦心經營十年的「垃圾工廠」過年。
華聲在線報導,到衡陽打拚的江西人朱家谷,十年裡靠著這個小小垃圾回收站,夫妻倆供兩個兒子上大學。「我有一個夢想,讓小孩多讀點書,跳出山溝,有出息。」如今,他們的大兒子已博士畢業,曾留學德國。
老朱一天收300來斤塑膠瓶,一年大概要收20萬噸塑膠瓶,「十年回收了差不多900萬個寶特瓶 」,妻子劉建英每天得花十小時,用布滿老繭的雙手刮掉包裝紙,按顏色分類。「這樣價錢賣得起一些。」老朱說。
|
老朱夫婦倆得用布滿老繭的雙手刮掉包裝紙,再按顏色分類。 圖/擷自華聲在線 |
報導稱,只要不下雨,老朱每天都要走街串巷收垃圾。他的電話號碼早已被「公示」,一通電話響起,老朱就發動電動三輪車上門收貨。 900萬個塑膠瓶的背後,有一個簡單的心願:讓兩個兒子好好讀書。
老朱認為,只有拚命讀書,才能跳出山溝。「為了培養小孩,什麼都不怕。讓他們多讀點書,有知識有出息,對國家也有利。」
據報導,2006年,當時讀大三的小兒子忽然不想上學、想去做生意。老朱苦口婆心地勸不聽,小兒子輟學做起手機生意。兩年之後,小兒子終於後悔「當時沒有聽爸爸的話。」現在則在東莞工廠做雕刻。
讓老朱高興的是,大兒子已從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畢業,現在成都做通訊研究開發工作,還曾到德國留學一年。
「我原本也想讀書,但家裡條件不好。5歲時父親去世,不久母親改嫁。伯母撫養我長大。」念完高中,朱家谷輟學務農。當初的他,並不知道讀書的意義。「離開學校時,老師對我講,『你要讀書啊,十個人當不得一個人』,意思是十個人當不得一個讀書人。」
報導稱,朱家谷1995年到衡陽闖蕩,他漸漸明白老師所說「十個人當不得一個人」的意思,因此決心好好培養兩個兒子。2004年,他開始經營垃圾回收站。2008年金融危機,「塑膠瓶收2.8元一斤,賣1.5元一斤,跌得好頭疼!」那一年,已讀完碩士研究生的大兒子提出要讀博士,老朱咬緊牙關同意了。
朱家谷一直記著孔子的話:「生而知之,學而知之。」喜他曾看過《宋氏家族》一書,宋氏一門「靠讀書發達」、因為知識才幹滿門榮耀的故事觸動了他。
現在,大兒子告訴老朱,有同事羨慕地跟他說「你爸爸媽媽真好,培養你讀書。我爸媽早早讓我去打工……」讓老朱倍感欣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