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8反服貿學運後,反核四占街再掀高潮。前者涉及民進黨的兩岸政策,後者是民進黨長期信仰,兩者同時觸及的經濟層面,則是以往民進黨被外界視為最弱的一環。歷經這兩波運動,民進黨相關主張有無盤整必要,以利於2016年重返執政,已是黨內檢討的當務之急。
經濟真是民進黨的最大罩門嗎?現在討論,黨內已有人不苟同,認為國民黨有能力處理經濟問題的神話已經破滅,從318學運不難看出國民黨從ECFA以來的經濟思維,不得民心,台灣有必要重新思考對於自由經貿政策的態度與立場。
「我們或許無法創造十個王永慶,但民進黨至少應該要讓大家生活過得舒服、公平一點」,黨內人士認為,人民對當前經濟政策的不滿與焦慮,反映在這次反服貿運動,民進黨以往在經濟論述和政策的右派路線必須有所調整,才能和國民黨有所區隔。
新經濟政策的論述在蔡英文接任黨主席後,備受各界矚目,幕僚認為,反服貿不必然是反中,也不代表是中國政策的調整,民進黨的反服貿焦點應放在重新檢討經濟自由化這個區塊,及其牽涉的資源分配、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及經濟政策,而不是兩岸。
同樣困擾民進的反核議題,黨內立委不諱言,政府宣誓核四不蓋了之後,事實上等於反核已經成功;民進黨的重點應放在國家的新能源政策是什麼,並徹底釐清不蓋核四的缺電、電價上漲問題,到底是台電的恐嚇,還是事實。
美國紐約的一座民間電廠除了供應大紐約地區電力,還設綠色小組替個人或企業、工廠解決節能問題,黨內一位參觀過該電廠的人士說,這才是台電應該做的事。他因此建議民進黨,除了核四後續問題外,也要闡明對新能源開發、新能源政策,這才能夠深化民進黨「非核家園」內涵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