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

管中閔:服貿過或不過 都有國安風險













圖/聯合報提供

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昨天表示,無論兩岸服貿協議過或不過,台灣都要面對國安層級風險;萬一服貿無法過關,面對的將是更為棘手的台灣經濟邊緣化風險。不過,他肯定這次學運帶來的正面力量,就是可透過民主程序監督兩岸開放與往來程度,降低被大陸控制的國安風險。

管中閔說,大陸的確是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干擾因素之一,台灣有二種選擇,一是藉中國大陸加入區域經濟整合,爭取機會加入TPP(跨太平洋夥伴協定)與RCEP(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),但風險是台灣經貿可能被大陸控制。


但他說,這次學運帶來正面力量,台灣可強化民主監督機制(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),控制被大陸操控經濟的風險,並進一步放大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效益;這條路能讓台灣有機會重回高度經濟成長的榮景,重拾積極活力。


另一種選擇則是,台灣無法加入區域經濟整合。他說,雖然台灣還是可以自我努力,例如,也許每隔幾年和某個國家簽一個FTA(自由貿易協定),「但這個選項成功機率很低」。


他表示,一旦服貿協議卡關,後續貨貿等協商也勢必暫緩,兩岸關係將降溫,之後將進一步阻礙台灣加入國際區域經濟整合,台灣面臨的將是經濟邊緣化危機,這同樣也是國安等級風險。


管中閔指出,目前服貿卡關,國際會對我方保持觀望,推遲談判,兩岸關係若是無解,他認為RCEP注定無望,過關機會微乎其微;現在眼看跨太平洋夥伴協定(TPP)、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(RCEP)、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(FTA)協商都將結束,台灣經濟邊緣化危機已迫在眉睫。


管中閔說,台灣經濟仍有二千三百萬人的規模,他不會極端的說「若不加入區域經濟,台灣就會垮掉」;但即使努力將自主經濟做到最好,也無法像以前一樣享有高度成長,經濟成長動能會慢慢減弱。


他表示,他看了很多網路上的文章,很多人不想要服貿的關鍵,是對大陸的疑慮與敵意,衍生出對台灣國家安全的擔憂,「這點我完全接受,他們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」;但我們能做的就是「安陸(大陸)以聯外(外國)」。


 / 圖/聯合報提供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