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新聞組/綜合1日電
農曆正月初一剛過,中國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又在各地上演。官方估計,今年春運期間,預計客流量達36億人次,比上年增加2億人次,可能再創歷史紀錄。
新華社引述分析人士指出,中國人口大遷徙規模不斷擴大,一方面是親人團聚的巨大需求,另一方面是社會資源的大動員、大調整,如何滿足這些需求,在物力、財力和心理上釋放這些壓力,都需要一個新的因應方式。
報導說,春節期間處於探親與否的糾結心態的人不在少數。既有對傳統習俗的期盼,也有對長途跋涉、一票難求的焦慮,還有對人情消費的複雜心態,每年的春節,似乎都讓一些人陷入情感的兩難。而每年春節,也都是一次全社會的大動員、大調整。
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教授說,「今年春運,平均每天超過9000萬人次出行。這個規模、密度,相當於一個中型國家的人口在集中流動,在世界上絕無僅有」。
報導說,春運困難多,大年還得過。一些人開始了春節新過法,例如接父母進城過年,與子女團聚。還有一些務工人員也選擇春節前返鄉,避開春運高峰。
中國鐵路部門數據顯示,春節前出行高峰期間,每天有50萬人乘火車離京。隨著大批人員返鄉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城市春節期間變得「很空虛」。鐵路部門說,春運客流呈現明顯的「單向流動」,春節前夕是東部地區向西流動,返程火車則變得空空蕩蕩,春節後則相反。
中國人民大學休閒旅遊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表示,「相比回鄉探親和旅行,『反向團聚』已成為人們在春節期間的另一種選擇」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則建議,通過增加兩到六個法定假日,來增加一個或兩個黃金周、同時延長春節長假至九天,有望疏通中國民眾出行需求的「堰塞湖」。
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高揚則指出,中國春運難題的背後,原因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的人口流動。「因為大城市優質資源集中,有更好的就業、發展機會,人們紛紛湧向大城市就業。一到長假返鄉,必然帶來交通的巨大壓力」。這一問題單靠鐵路部門是解決不了的。
他說,「如果按照36億人次的春運需求規劃交通基礎建設,將會造成巨大的社會浪費。因為春運只有40來天,平時這些交通設施很可能是閒置的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