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榮總毒物科醫師吳明玲表示,食用深海魚容易引發汞中毒或戴奧辛,建議吃魚時盡量不要吃鯊魚類、旗魚、鮪魚等,就算一般海魚,如果長期、過量食用也可能吃出問題。一個月最多吃一次深海魚,且小朋友及孕婦最好不要吃,至於魚皮、魚內臟避免食用。
吳明玲說,慢性汞中毒常見症狀包括記憶力減退、易緊張、易怒、失眠等神經症狀,也可能造成甲狀腺疾病、冠狀動脈疾病,部分研究認為也可能導致不孕。
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以魚體甲基汞含量為1ppm來說,體重60公斤者,每周魚類安全食用量上限為96公克。吳明玲建議,鯊魚、鮪魚等級高汞魚類,每周最好在80公克(巴掌大)以內。鱈魚、烏魚、鯛魚等高汞魚類,每周160公克(約一手掌大)。但因一般人很難計算吃進多少魚肉,很容易就過量,建議一個月吃一次深海魚,比較不易過量。
喜歡吃魚的人,盡量挑選一公斤以下的魚類、養殖魚和淡水魚,因為這些魚類的汞含量較低。吃海產應多樣化,例如蝦、貝等都可搭配食用,分散風險。購買魚產品時,可選擇具有生產履歷,或有信譽商家的產品,吃得較安心。
via udn發燒新聞 http://forum.udn.com/forum/NewsLetter/NewsPreview?NewsID=8269006&ch=rss_mostpopular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