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

路透專欄/位元幣 注定會失敗


開發位元幣(Bitcoin)的人或許想證明,貨幣可以由私人發行。不過,凡不是由政府發行的貨幣,注定都會以失敗收場。貨幣到頭來還是一種國家行使的工具。


位元幣完全仰賴當代科技,是電腦創造出來的虛擬代幣,有複雜的運算規則,可確保匿名、透明、公正的交易過程。不過,這種透過網路流通的貨幣背後的概念,可追溯至最早的貨幣理論。


經濟學者長久以來就主張,貨幣基本上是一種促進以物易物交易效率的工具,且被視為一切有組織經濟活動的基礎。依此觀點,貨幣是方便個人使用的工具,並非政府的機制之一。


私人發行的貨幣概念,讓我想到右派的貨幣觀,因為這概念本質上正好投合右派的思維。任何中央集權的治理,包括發行貨幣,他們都不喜歡。例如最討柴契爾夫人喜愛的經濟學家海耶克(Friedich Hayek),曾提出應由民間銀行推出各種互相競爭的貨幣,取代國家專營法定貨幣的地位。


位元幣目前規模還小,以現在誇張的匯價計算,位元幣估計總值仍未超過蒙古的國內生產毛額(GDP)。海耶克或許會希望讓位元幣成為用於薪資、交易、融資的全球化貨幣。不過,他心目中通行全球的貨幣或許應更穩定,而不是像位元幣不到一年就由13美元漲到1,200美元。


但正如人類學者格雷伯(David Graeber)在《債的歷史: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》書中所述,右派貨幣觀根本不對。純商業性活動很少見,且幾乎總是仰賴政府發行的貨幣。以物易物並非貨幣的先驅,它向來只是次等的替代交易方式。


因此,只有在政府失去功能時,才會發展以物易物的經濟。同樣的,真正私營的貨幣也只是政府擔保貨幣的次等選擇。畢竟沒有銀行或位元幣發行者能有像政府一樣的公共意識,私人也無權藉加稅或立法,來縮減貨幣超額的情況。


簡言之,右派貨幣觀所主張的自由貿易或許是個理想訴求,但貨幣和經濟、政治、社會的關係密不可分,除政府之外,任何機關都無法取代。創立貨幣的細節作業,或可交付給獨立的央行和民間銀行的信用體系,但最終讓貨幣系統運作的,永遠是政府。


位元幣正是私人發行貨幣問題重重的典型例子。幣值不穩定,合法性不明確,且一旦使用者喪失信心,便很容易一文不值。此外,位元幣若真的流行,政府可能基於對影子貨幣系統的顧慮,或出於自保,出面禁止或接管位元幣。


有人會對位元幣這樣的虛擬貨幣感到興趣,不外是能保密,可作為非法活動的掩護;又是科技的產物,噱頭十足;也少不了投機的成分。


位元幣深受喜愛,也可能是因為政府未善盡對國家貨幣的責任。所以在當權者振作以前,位元幣仍會風靡一時。


(作者Edward Hadas是路透熱點透視經濟新聞主編/編譯劉忠勇)







via udn最新報導 http://forum.udn.com/forum/NewsLetter/NewsPreview?NewsID=8330931&ch=rss_latest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