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台灣可發展地熱來降低核能發電比例」民進黨立委田秋堇28日在地熱發電公聽會上指出,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都曾拋出「2025年台灣要成為非核家園」,可見綠能發電是朝野共識。日本自2011年311地震造成福島核電廠事故後,便加速開發地熱在內的綠能發電,以取代國內的核能發電比例,經驗值得台灣學習。
【日本開發地熱發電】
台大地質系教授宋聖榮28日在「發展地熱發電公聽會」中指出,地熱發電是乾淨而環保的能源,而且抵抗天災能力強,像日本311大地震後,東北的地熱發電廠都未受到損害,因此日本目前正積極透過補助,鼓勵民間一同開發廣大的地熱能源,藉以取代核能發電的占比。紐西蘭在3月的世界地熱會議中,也喊出要以地熱開發出約是台灣核一、核二與核三加總兩倍的電量,以取代核能發電。
根據資料顯示,日本在2012年之前,原本就有17座地熱發電廠。在311大地震之後,由於日本迄今尚未啟動核能發電,因此必須提高綠能發電的比例,特別是地熱發電廠快速成長到24座,顯見日本相當重視取代核能發電的既定政策,尤其是鼓勵民間企業發展小型地熱發電廠。
宋聖榮說,日本在地熱發電的阻礙上和台灣相似,同樣面臨國家公園、溫泉業者反彈與成本過高等問題。原本日本政府只允許在國家公園外進行探勘與地熱發電,但311後已開放幾處國家公園來發展地熱電廠。關於溫泉業者質疑發展地熱後會影響溫泉溫度,但就目前發展狀況來看,經地熱發電後,溫泉仍有5、60度的溫度可使用,同時日本政府輔導業者開展小型發電展,不僅能自用還可外銷。
至於成本過高的部分,由於地熱在初階設備架設上相當昂貴,日本政府提供50%到100%不等的補助,鼓勵民間企業設立小型發電展。到了後期地熱電價成本逐步降低,且發電量穩定,反而成為業者趨之若鶩的商業模式。
【地熱亦可調節溫度】
「地熱不僅能發電,還可用來調節地表溫度。」宋聖榮表示,特別是日本都會區目前也深受「熱島效應」的影響,溫度上升3到4度,日本考慮利用地熱的恆溫特性,在夏天抽出比地表上低溫的地熱氣,調節建築內部的溫度,而在冬天時則可充當暖氣使用。
海洋大學應用地球學研究所教授李昭興也說,紐西蘭使用地熱為當地的原住民建設地熱村,台灣可學習在相關地熱區域建造小型地熱發電廠,提供原住民穩定的電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