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是肉體之軀,再怎麼小心照顧,總是會有生病的時候,只是醫師自己生病了,就有些尷尬。
有時運動扭傷手腳,趁門診空檔到治療室復健,病人反應通常是:啊!醫師也要做復健?沒辦法,我也不希望受傷,一旦受傷後就要應用所學,所以和阿公阿嬤坐在一起接受治療。
沒有穿著醫師袍,總有意外收穫。尤其鄉下地方,你會知道哪個村裡廟宇慶典、哪個地區農產歉收,接受復健的病患因為經常見面,自然而然成為小型病友團體,彼此鼓勵協助、分工合作,加快門診就醫時間和領取藥物、接受檢查及其他治療的流程,常常在插科打諢中獲得歡笑減輕痛楚;無形中完成身心靈的醫治。
許多失能病患旁總少不了外籍看護工,當患者接受物理、職能或語言治療時,常見她們聚集一起,聊著家鄉話,怎麼都停不下來。看來,復健對部分患者也許是每天要面對的夢魘,但是對外籍看護言,卻成為一大福音與精神支柱。
偌大醫院裡,小小的復健角落,每天都上演喜怒哀樂的人生大戲,雖然主角常常更換,不變的是每個人對健康的希望。
(稿費捐贈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)
via udn醫藥新聞 http://forum.udn.com/forum/NewsLetter/NewsPreview?NewsID=8190222&ch=rss_health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