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短短一天,卻要交代生命的大部分。
《八月三十一日,我在奧斯陸》是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(Joachim Trier)第二部在台灣上映的作品,風格和前作《愛重奏》(Reprise,2006)大相逕庭。
《愛重奏》節奏凌厲,不斷地推翻、重組情節,有種「影不驚人誓不休」的銳氣。《八月三十一日,我在奧斯陸》卻平鋪直敘,穩紮穩打;對有些人來講也許悶了點,卻可能是另外一批人的心頭愛,因為它的纖細敏感,外冷內熱。
男主角安德斯的戒毒計畫即將期滿,他獲得出去面試一份新工作的機會。就是這一天,奧斯陸天氣晴朗,一切看來都很好。但是他所經歷的每個人,包括家人、朋友、舊情人、甚至素不相識的過客,似乎都在提醒這個已經改變的世界並沒有留給他位置。然而再想想,自己也未必願意步上別人的軌道。幾乎每一場碰面、經歷,都強化了他的矛盾。去應聘但不能適應,留了言又後悔,想去愛卻變成傷害,就像看似平靜的河面下暗藏的激流與漩渦,這看似美好的城市與一天,真能讓「異見者」加入並生存嗎?
一定有觀眾忍不住對他搖頭,好好一個人幹嘛這麼想不開?卻忽略了那份毒,不只是藥物侵蝕與麻痺身體那麼簡單,還包括了人與人、環境與個體的鏈結和對立。他們用眼光和言語悄悄把他移了位,或者給了他重返舊路、甚至步上極端的鑰匙而不自知。觀眾冷不防會發現:那些得意洋洋的模範生,說不定只是個說謊者。清醒反而痛苦,陽光普照也有曬不到的陰暗之境,說不定有人寧可選擇拳縮在那裡了。
安德斯丹尼爾森李(Anders Danielsen Lie)以內斂但有層次的演技撐起了這部電影,他也是導演前作《愛重奏》的男主角,在兩部影片都扮演所謂的文青。從一個立志在文壇發光發熱的年輕人,到一個曾被看好卻提不太起筆來的戒毒者,這兩部風格迥異的電影竟也能有部分藕斷絲連。如果合觀,《八月三十一日,我在奧斯陸》的孤獨與哀愁,恐怕要教步入前中年期的男人,不寒而慄吧!
via udn最新報導 http://forum.udn.com/forum/NewsLetter/NewsPreview?NewsID=8057623&ch=rss_latest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